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黑格尔 | 映象与反思

映象

原文选自《逻辑学》下 第一章

[]黑格尔著,杨一之

从有发生出来的本质,映现为与有对立;这个直接的有首先是非本质的。

其次,然而它又不止于仅仅是非本质的东西,它是无本质的有,是映象。

第三,这个映象不是一个外在的、不同于本质的东西,而是它自己的映象。本质自身中的映象是反思。

甲、本质的与非本质的

本质是扬弃了的有。它是单纯的自身等同,但在这种情况下,它是有之范围的一般否定。这样,本质就与直接性对立,它是从这样的直接性里变出来的,而且直接性在这种扬弃中保存和维持了自己。在这种规定中,本质自身是有的、直接的本质,而有在与本质的关系中,则只是一个否定物,本质并非自在自为的,于是本质乃是一种规定了的否定。有与本质以这种方式,一般相互作为他物而彼此相关,因为两者都各自具有一个有、一个直接性,而又各自漠不相关,并且都依照这个有而具备同等的价值。

但是,有在与本质的对立之中,同时又是非本质的东西,它以被扬弃了这一规定与本质对立。由于它毕竟不过一般地作为一个他物而与本质相关,所以本质也不真正是本质,而只是另一规定了的实有,即本质的东西。

由于本质像最初那样,作为直接的、有的东西,从而只被规定为与有对立的他物,于是本质的和非本质的东西之区别,就使本质重又回到实有的范围里去了。实有的范围因此便有了基础,而且那个在此实有中的有就是自在自为之有,它是进一步的规定,外在于实有本身;反过来说,本质固然是自在自为之有,但这也只是就规定的场合对其他的自在自为之有而言。——因此,由于一个本质的东西和一个非本质的东西是在一个实有那里而相区别的,所以这个区别是一种外在的建立,是把实有的一部分从另一部分隔离出来而不触及实有本身,是归入一个第三者的分离。哪一个是属于本质的或非本质的东西,在那里却并不曾规定。造成本质或非本质东西的,是任何一种外在的场合或考察,因此必须把同一内容时而看作是本质的,时而看作是非本质的。

假如更确切地考察一下,则本质之所以变为仅仅是与一个非本质的东西对立的一个本质的东西,是由于本质仅仅被当作是扬弃了的有或实有。本质就这种方式说,便只是第一次否定,或说是规定性那样的否定;通过这种否定,有只会变成实有,实有只会变成一个他物。但是本质却是有之绝对否定性;它就是有本身,但不仅被规定为一个他物,而且是有,这个有无论是作为直接的有,或是作为直接的否定,作为带着一个他有那样的否定,都是把自身扬弃了的。因此,有或实有并不把自身保持为他物,因为有了本质,那个与本质还相区别的直接物也不仅仅是一个非本质的实有,而且是自在自为的、无的直接物;它只是一个非本质,只是映象。

乙、映象

1.有是映象。映象之有全在于有之被扬弃,在于有之虚无。有在本质中便有了这种虚无,而在有之虚无以外,在本质以外,便没有映象。映象是作为否定物而被建立的否定物。

映象是从有之范围里还剩下来的全部余留。但映象映现得还有独立于本质的、直接的一面,并且总是本质的一个他物。他物一般包含实有和非实有两个环节。“非本质的东西,由于它不再具有一个有,所以对它说来,从他有那里留下来的,便只是纯非有环节;映象在有之规定性中之所以是这种直接的非实有,是因为它只是在对他物的关系中,即在它的非实有中,才具有实有,即仅仅在它的否定中才有的那个非独立物。于是在它那里只留下了直接性的纯粹规定性;这却是作为反思的直接性,即仅仅以直接性的否定为中介才有的,这种直接性与它的中介对比起来,除了非实有的直接性这种空洞规定而外,便什么也没有。

这样,映象便是怀疑论的现象,或者说唯心论的现象也是这样一个直接性,它既非某物,也非事物,总之不会是在其规定性和对主体的关系以外那样一个漠不相关的有。怀疑论不容许自己说“有物”;近代唯心论不容许自己把认识看作是关于“自在之物”的知识;怀疑论的映象总之不该具有一个有的基础,在近代唯心论的认识里,不应出现自在之物。但是,怀疑论同时又容许它的映象有多种多样的规定,或者不如说它的映象以整个世界的丰富多彩为内容。同样,唯心论的现象把全部多种多样的规定性都掌握在现象自身之内。前者的映象和后者的现象确实被直接规定得非常多种多样。这种内容尽管可以没有有、没有事物或自在之物作基础,它对自己说来仍然是原来的样子,它只是从有转移为映象,以致映象便在本身之内有了那些多种多样的规定性,它们是直接的、有的、互为他物的。所以映象本身便是直接规定了的东西。映象可以具有这样、那样的内容,但是无论它具有什么样的内容,却都不是由它本身建立起来的,而是它直接就具有的。不论莱布尼兹、或康德、费希特的唯心论,或者唯心论的其他形式,也和怀疑论一样,极少超得出作为规定性那样的有,极少超得出那种直接性。怀疑论使映象的内容对它是现成的,对怀疑论说来,无论映象具有什么内容,那都是直接的。莱布尼兹的单子是从本身发展出它的表象,但是单子并非创生的和融化的力量,那些表象在单子里正像泡沫那样升腾;表象互相间都是漠不相关的、直接的,即使对单子本身也如此。康德的现象也同样是一个现成的知觉内容;这种内容以主体的感受、规定为前提,这些感受、规定对自身和对主体都是直接的。费希特唯心论的无限冲动当然没有自在之物作基础,以便它在自我中纯粹成为一种规定性。自我把这种规定性变成自己的并扬弃其外在性,但是这种规定性对自我说来,同时又是直接的,是自我的一个限制,自我能够超越这个限制;但是这个限制却在自身中具有漠不相关的一面,依据这一面,限制尽管在自我之中,却包含着自我的直接的非有。——

康德

2.所以映象包含着一个直接的前提,一个独立于本质的方面。但是,由于映象与本质相区别,关于映象便无法指明它是扬弃自身并回归到本质,因为有是整个儿回归到本质的;映象是自在的无的东西;可以指明的,只是:“把映象从本质区别开的规定,就是本质自身的规定,再者,本质的这种规定性,即映象,是在本质自身中被扬弃的。

“构成映象的,是非有的直接性;这个非有不过是在它本身中的本质的否定性。有就是本质中的非有。它的自在的虚无就是本质自身的否定的本性。但是这个非有所包含的直接性和漠不相关性,就是本质自己的绝对的自在之有。本质的否定性是它的自身等同,或说它的单纯的直接性和漠不相关性。由于本质在它的无限否定性中具有这种自身等同,有就在本质中保持着自身;因此,本质自身就是有。直接性在那与本质对立的映象中具有规定性,因此它不过是本质自己的直接性,但不是有之直接性,而完全是有了中介的,或说反思的直接性,这就是映象,——有不作为有,而只是作为有之规定性,与中介对立:有作为环节。

虚无,但是作为长住不灭;有,但是作为环节,或者说是自在之有的否定性和反思的直接性:这两个环节构成映象的环节,因而也就是本质自身的环节;当前现在的,并不是在本质中的有之映象或在有中的本质之映象;本质中的映象不是一个他物的映象,而是自在的映象,即本质自身的映象。

映象是在有之规定性中的本质自身。本质所借以具有一个映象的那个东西,就是本质自身规定并从而与其绝对统一体区别开来的那个东西。但是这种规定性在统一体本身中也同样全然被扬弃了。因为本质就是借其否定而有的那个独立物,它本身就是那个否定,以自身为中介;所以本质就是绝对否定性和直接性的同一统一体。——否定性是自在的否定性;它是它对自身的关系,所以它自在地是直接性;但它又是对自身的否定关系,是它自己的排斥否定,所以自在之有的直接性就是对否定性的否定物或规定物。但这种规定性本身就是绝对的否定性和这种规定;后者直接作为规定就是其自身的扬弃,就是回归到自身。

映象是否定物,这个否定物具有一个有,但映象又是在一个他物中,在自己的否定中;映象是非独立性,它在自身中被扬弃并且是虚无的。所以映象是回到自身的否定物,是作为在其自身中非独立物那样的非独立物。否定物或非独立性的这种对自身的关系,是它的直接性;直接性是不同于否定物自身的一个东西;直接性是否定物对自身的规定性,或者说直接性是对否定物的否定。但是对否定物的否定就是只与其自身相关的否定性,是规定性本身的绝对扬弃。

所以在本质中的映象是一种规定性,而这种规定性是无限的规定性。它是那种只与自身消融的否定物;所以它是这样的规定性,即它是独立性而又不曾被规定。——反过来说,独立性作为自身相关的直接性也同样完全是规定性和环节,并且只是与自身相关的否定性。——这个否定性与直接性同一,这样,直接性也与否定性同一,这个否定性和直接性就是本质。因此,映象就是本质自身,但这是在一种规定性中的本质,这样,这种规定性就只是本质的一个环节,而本质则是其在自身中的映现(Scheinen)

在有之范围内发生了非有,它同样是直接物而与作为直接物的有对立,两者的真理就是变。在本质的范围内首先对立的,是本质和非本质的东西,然后是本质和映象;而非本质的东西及映象则是有之剩余。但是这两者以及本质和它们的区别都不过是以下一点,即:本质将首先被当作是一个直接物,而不是像它是自在的那样,就是说不是作为纯中介或绝对否定性那样的直接性。于是那一个直接性仅仅是直接性的规定性。因此,本质的这种规定性之扬弃,不过显示出非本质的东西仅仅是映象,*而本质则不如说是在其自身中就包含着映象,作为自身中的无限运动,这个运动规定本质的直接性为否定性,本质的否定性为直接性,这样,这个运动也就是本质自身中的映现。本质在它的这个自身运动中就是反思。

丙、反思

映象和反思是同一个东西,不过映象是直接的反思;映象进入自身,因而就其直接性说,是异化了的;对于这个映象,我们用了一个外来语,即反思(Reflexion)

本质是反思,即变和过渡的运动,它在自身中仍然存留下来,其中被区别开的东西完全被规定为只是自在的否定物,即映象。——在有之变中,有为规定性作基础,而规定性则是对他物的关系。反之,进行反思的运动则是作为自在的否定那样的他物;这种否定只是作为自己与自己相关的否定时,才具有一个有。或者说,由于这种对自身的关系正是否定的否定,所以这里便有了作为否定的否定,它作为这样一个东西,即在其被否定中具有其有,即作为映象。所以他物在这里不是连同否定或界限在一起之有,而是连同否定在一起之否定。但是,与这个他物对立的最初的东西,即直接物或有,只是否定与自身的这种等同,即否定了的否定,即绝对否定性。这种与自身的等同或说直接性,因此就不是一个最初的东西,可以从它那里出发并过渡为它的否定;它也不是一个现有基质,会通过反思而运动;不如说,直接性只是这个运动本身。

因此,本质中的变,即本质的反思运动,是一种从无到无并从而回到自己本身的运动。过渡或变在其过渡中便扬弃了自身;在这过渡中变的他物,不是一个有之非有,而是一个无之无,后者必定是一个无的否定,却构成了有。——有仅仅作为无到无的运动,这样,它就是本质;本质并不在自身中具有这个运动,而就是这个运动,作为绝对的映象本身,即纯否定性,在它以外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否定它,而它则只否定其否定物本身,那个否定物是只在这种否定中才有的。

这种纯粹的绝对反思是从无到无的运动,它对自身作了进一步的规定。

它首先是建立的反思;

其次,它造成事先建立的直接物的开端,并且这样它就是外在的反思。

但是,第三,它扬弃这种事先建立,并且由于它在扬弃事先建立之中,同时又在进行事先建立,所以它是进行规定的反思。

1.建立的反思

映象是无物或无本质;但这个无物或无本质并非在一个它借以映现出来的他物中具有其有,而它的有却是它自己与自己的等同;否定物和自身这样的交换,曾把自己规定为本质的绝对反思。

所以这个自己与自己相关的否定性便是它本身的否定。因此,它之是扬弃了的否定性,也总与它之是否定性一样。或者说,它本身是否定物,是单纯的自身等同或直接性。所以它之存在就在于它自身和非它自身,而且是在一个统体中。

反思首先是无到无的运动,即是与自身消融的否定。这种与自身的消融总之是与自身的单纯等同,是直接性。但是这种融合不是否定过渡为与自身的等同,就像否定之过渡为它的他有那样,而反思则是作为过渡之扬弃的过渡;因为反思是否定物与它本身直接的融合;所以这种消融第一是与自身的等同或说直接性;但是,其次,这种直接性又是否定物与自身的等同,即自身否定的等同;直接性自在地是否定物,是它本身的否定物,它是这个它所不是的东西。

所以否定物对自身的关系就是它到自身的回归;这种关系是作为否定物之扬弃那样的直接性;但是直接性绝对只是作为这种关系,或说作为从一个否定物的回归,即自身扬弃的直接性。——以上所说就是建立之有,直接性纯粹只作为规定性,或作为自身反思。这种直接性只是作为否定物到自身的回归,它是这样的直接性,这种直接性构成映象的规定性,而且前反思运动似乎是从它开始的。但是前反思运动远不能从这种直接性开始,它首先不过是回归或是反思本身。由于反思是回归,所以它是运动,而运动就唯在于是能开始或能回归那样的东西。

由于反思是作为回归那样的直接性,它就是建立;这就是说,当前并没有一个他物,既没有反思从那里出来,也没有反思回到那里去的那样一个他物;所以反思只是作为它自己的回归或否定物。但是还有一点,即这种直接性是扬弃了的否定和扬弃了的自身回归。反思,作为否定物的扬弃,是它的他物的,即直接性的扬弃。由于它是作为一种回归,作为否定物与自身消融那样的直接性,所以它也是作为否定物那样的否定物之否定。这样,它便是事先建立。——或者说,直接性作为回归,只是它本身的否定物,只是这个并非直接性的东西;但反思却是否定物本身的扬弃,它是与自身的消融;所以它扬弃它的建立,而且由于它在其建立中是建立的扬弃,它便是事先建立。在事先建立中,反思把自身回归规定为它自身的否定物,规定为其扬弃就是本质的那个东西。后者是它对自身的态度,但它对自身也和对它的否定物一样;只有这样,它才是自身长在的、自己与自己相关的否定性。总之,直接性只是作为回归而出现,并且是这样一个否定物,即开始的映象,而映象则将被回归所否定。本质的回归因此就是映象自己对自己的排斥。或者说,自身反思本质上就是某个东西的事先建立,反思从这个东西出来就是回归。

那某个东西就是它与自身等同的扬弃,只有通过这种扬弃,本质才与自身等同。它把自身事先建立起来,而这种事先建立之扬弃就是它本身;反过来说,它的事先建立的这种扬弃也就是事先扬弃本身。——于是反思面对着一个直接物,反思超出它并从它那里出来,便是回归。但这种回归仅仅是面对之物的事先建立。这个面对之物仅仅在于它之将被离开;它的直接性是被扬弃的直接性。——反之,被扬弃的直接性是回归自身,是本质在自身那里的到达,是单纯的、自身等同的有。因此,这种在自身那里的到达就是这个到达自身的扬弃和自己排斥自己的、事先建立的反思,而反思的自身排斥就是在自身那里的到达。

依据上述的考察,反思运动便必须看作是自身中绝对的反推动。因为自身回归的事先建立——本质就从那样的东西里出来,尔后才是这种回归——只在回归本身之中。反思从之开始的那个对直接物的超越,毕竟是由于这种超越才有的;对直接物的超越就是到达直接物那里。作为前进的那种运动直接倒转入自身之内,并且这样便只是自身运动——出自本身的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的反思就是事先建立的,而作为事先建立的反思又恰恰是建立的。

所以反思既是自身,又是自己的非有,并且由于它是自己的否定物,它就只是它本身,因为只有这样,否定物之扬弃才同时是与自身的消融。

直接性作为扬弃,便事先建立自身,它完全只是建立起来之有,是自在的已被扬弃的东西,与自身回归并无差异,并且本身只是这种回归。但它同时又被规定为否定物,直接与一物对立,即与一他物对立。这样,反思就被规定了;由于反思依据这种规定而具有一种事先建立,并且从直接物,即从自己的他物开始,它就是外在的反思。

2.外在的反思

反思作为绝对的反思,是在本身中映现着的本质,并且把自身只事先建立为映象,为建立起来之有;它作为事先建立的,就直接方面说,仅仅是建立的反思。但外在的或实在的反思又把自身事先建立为被扬弃之物,即自己的否定物。它在这一规定中二重化了,一方面作为事先建立的东西或说自身反思,即直接物。另一方面,它又是自己与自己否定地相关的反思;它与自身的相关,就像与自己的那个非有之相关一样。

因此,外在的反思事先建立一个有,但首先并不是在这样的意思上,即:这个有之直接性只是建立起来之有或环节,而不如说,这种直接性乃是自身关系,而规定性则仅仅作为环节。外在反思与其事先建立之相关,是这样的,即:这种事先建立乃是反思的否定物,但这样一来,这个否定物作为否定物又被扬弃了。——反思在其建立中直接扬弃其建立,于是它便有了一个直接的事先建立。它所面对的建立是这样一个东西,即它从那里开始,并从那里它才是自身回归,是它的这个否定物之否定。但是,因为事先建立的东西只是一个否定物或建立起来的东西,上述的东西便毫不相干;后者的规定性只属于建立的反思,但在事先建立的东西中,建立起来之有却只作为被扬弃的东西。外在反思在直接物中所规定和建立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对直接物说来,便是外在的规定。——在有之范围里,反思曾是无限物;有限物被当作是第一位的、实在的,它作为基础,并且作为长留的基础,从那里开始,而无限物则是与此对立的自身反思。

这种外在反思就是推论,在此推论中,两端是直接物和自身反思,推论的中项便是两端的关系,即被规定的直接物;于是中项的一部分,即直接性,只适于一端,另一部分,即规定性或说否定,也只适于另一端。

但是,较仔细考察一下外在反思,它其次便是直接物之建立,后者在这种情况就将是否定物或规定物;但外在反思又直接是它这种建立的扬弃,因为它事先建立直接物,它在否定中便是它的这种否定之否定。但它又因此便直接同样是其否定的直接物之建立、扬弃,它从这个直接物开始映现,就像从一个异己之物开始映现那样,而这个直接物也只是以反思开始才有的。直接物以这种方式,不仅自在地,即为我们或在外在反思中与反思是同一的东西,而且直接物也是建立起来的,因为它是同一的。它就是由于反思而被规定为否定物或反思的他物,但否定这一规定的,是反思本身。——反思的外在性因此与直接物对立,被扬弃了;其自身否定的建立就是它与它自己的否定物,即与直接物的消融,而且这种消融基本上就是直接性本身。这样,当前外在的反思,就并不是外在的,而同样是直接性本身的内在固有的反思;或者说,当前由于建立的反思而有的那个东西就是自在自为之有的本质。所以,它是进行规定的反思。

注释

反思通常是在主观的意义上被认为是判断力的运动,判断力超出某一个直接的表象,为这个表象寻找普遍的规定,或者把那些规定与表象进行比较。康德把进行反思的判断力与进行规定的判断力对立起来(见《判断力批判》导论XXIII及以下)1。他所下的定义是:判断力一般是把特殊包涵在普遍之下来思维的机能。假如已有了普遍的(规则、原理、规律),那么把特殊包括在它之下的判断力就是进行规定的。但已有的若只是特殊的,判断力还要为它去寻找那普遍的,那么这判断力就是进行反思的。反思在这里因此也同样超出一个直接物而到达普遍的东西。直接物一部分只是由于它与它的普遍的东西的关系才被规定为特殊的;它自为地只是个别的东西或直接的实有物。但另一部分它相关的东西,即它的普遍的东西、它的规则、原则、规律,则是自身反思的、自己与自己相关的东西,即本质或本质的东西。

但是这里所谈的,既不是意识的反思,也不是以特殊与普遍为其规定的那种较确定的知性反思,而是一般反思。康德把为已有的特殊寻找普遍,归之于一种反思,那种反思显然同样也只是外在的反思,它与直接物相关,就像与一个已有的东西相关那样。——但是绝对反思的概念也包涵在那里面;因为普遍的东西、原则或规则和规律(反思在进行规定中就是要到它那里而前进的),被当作是用以开始的那个直接物的本质,因此那个直接物被当作是虚无的,而从直接物的回归,即反思进行规定,才被当作是直接物依据其真正的有之建立;所以反思对它进行活动的那个东西以及由反思而来的规定,对那个直接物说来,并不被当作是一个外在的东西,而被当作是它自己的有。

近代哲学有一时期谴责反思的一切毛病成了时髦,反思及其进行规定都被认为是绝对观察法的完全反对物、世世代代的敌人,这虽然是说一般的反思,但也指外在的反思。事实上这也涉及进行思维的反思,因为它所持的态度是外在的,完全从一个已有的、异己的直接物出发,并且认为自己只像是一个徒具形式的行动,从外面接受内容和质料,而就自身说,则只是被内容和质料所制约的运动。——再者,如在下面进行规定的反思一节所将更详细陈述的,经过反思的规定,比起仅仅是有之直接规定来,另是一种。后者较容易被承认为暂时的、仅仅相对的、处于与他物的关系之中,而经过反思的规定则具有自在自为之有的形式,因此后者把自身主张为本质的,不唯不过渡为自己的对立物,反而表现为绝对的、自由的、相互漠不相关的。经过反思的规定因此顽强抗拒自己的运动;它们的有是它们在其规定性中与自身的同一;依据这个同一性,尽管它们相互事先建立,而在这种关系中,它们仍各自全然保持分离。

3.进行规定的反思

进行规定的反思总之是建立的和外在的反思的统一体。这一点须要更仔细考察一下。——

1.外在的反思从直接的有开始,建立的反思从无开始。外在的反思变为进行规定的,它建立一个他物(但这他物即是本质)来代替扬弃了的有;建立并不建立其规定以代替一个他物,它并没有事先建立。但因此它就不是完成的、进行规定的反思,它所建立的规定因此只是一个建立起来的东西;后者是直接物,但不等同于自身,而是对自身加以否定;它具有与自身回归的绝对关系;它只是在自身反思之中,但不是这个反思本身。

因此,建立起来的东西是一个他物,但是以保持反思与自身的等同的方式而是的;因为建立起来的东西只是扬弃了的东西,只是与自身回归的关系。——在有之范围中,实有曾是在自己那里具有否定的那种有,而有则是这个否定的地盘和要素,所以这个否定也曾是直接的。在本质范围中,与实有相应的,是建立起来之有。它同样是一个实有,但它的地盘是作为本质或作为纯否定性那样的有,它是一个规定性或否定,不是作为有的,而是直接作为被扬弃的。实有只是建立起来之有;这是关于实有的本质的命题。建立起来之有一方面与实有对立,另一方面与本质对立,并且必须被看作是中项,它把实有和本质联结起来,反之,它又把本质和实有联结起来。——假如说一个规定只是一个建立起来之有,那么这个建立起来之有因此便能够具有双重意义;规定是这个建立起来之有在与实有的对立之中或在与本质的对立之中。在前一意义之中,实有被当作比建立起来之有较高的某种东西,而建立起来之有则被归之于外在的反思,或说主观的东西。但事实上建立起来之有却是较高的东西;因为作为建立起来之有,实有便作为是自在的那样的东西,作为否定物,是一个全然只与自身回归曾经相关的东西。因此,就本质的观点说,建立起来之有只是一个建立起来之有,作为已回归到自身之中的否定。

2.建立起来之有还不是反思规定:它只是作为一般否定那样的规定性。但建立现在却是在与外在反思的统一之中;外在反思在这个统一中是绝对的事先建立,即反思的自身排斥,或规定性本身的建立。建立起来之有作为一个这样的东西,因此就是否定;但作为事先建立的东西,否定就作为自身反思的了。这样,建立起来之有就是反思规定。

反思规定是与有、质的规定性相区别的;规定性是对一般他物的直接关系;建立起来之有也是对他物的关系,但那是对自身反思之有的关系。否定作为质,是作为有那样的否定;有构成否定的基础和要素。反之,反思规定却以自身反思之有作这种基础。建立起来之有之所以把自身固定为规定,恰恰因为反思在其否定了的有中是与自身的等同;它的否定了的有因此本身就是自身反思。规定的保持,在这里并不由于有,而是由于它与自身的等同。因为负荷着质的有,与否定的有并不等同,所以质自身并不等同,因而是正在过渡的、消逝于他物的一个环节。反之,反思规定是作为否定那样的建立起来之有,否定以被否定了的有为其基础,它本身并非不等同的,因此便是本质的、不过渡的规定性。反思的自身等同所具有的否定物只是作为否定物,作为被扬弃的或建立起来的东西,这种反思的自身等同便对否定物提供了持续的存在。

反思规定由于这种自身反思而表现为各种自由的本质性(Wesenheit),相互没有吸引或排斥,在虚空中荡漾。规定性在那些本质性之中,由于对自身的关系便牢固了,并且无限地固定下来了。正是被规定的东西把它的过渡和它的仅仅是建立起来之有屈服于自身之下,或者把它的在他物中的反思颠转为自身反思。因此,这些规定便构成被规定了的映象,而这个映象既然是在本质之中,这些规定也就构成了本质的映象。由于这个理由,进行规定的反思便是到了自身以外的反思;本质与自身的等同便消失于否定之中,而否定则是占统治地位的。

于是在反思规定中便有了两个首先互相区别的两个方面。第一,反思规定是建立起来之有,即否定本身;第二,反思规定是自身反思。就建立起来之有那个方面说,反思规定是作为否定那样的否定;建立起来之有因此就已经是反思规定与其自身的统一。但反思规定仅仅自在地才是建立起来之有,换句话说,它是这样的直接物,即作为在建立起来之有中扬弃自身或作为其自身的他物,在这种情况下,反思就停留在自身中进行规定。本质在那里并不走出自身以外;各种区别都绝对建立起来并退回到本质中去。但是就另一个方面说,那些区别却并未建立起来,而是在自身中反思;作为否定那样的否定是在与它自身的等同中反思,而不是在它的他物中、在它的非有中反思。

3.现在由于反思规定既是反思的自身关系,又是建立起来之有,这样,它的本性便从而立刻得到更确切的明了。作为建立起来之有,它就是否定本身,是与一个他物对立,即与绝对的自身反思或说本质对立那样的一个非有。但作为自身关系,它又是自身反思的。——它的这个反思和那个建立起来之有是差异的。它的建立起来之有不如说是它的被扬弃之有;但它自身的反思之有却是它的持续存在。由于现在建立起来之有同时又是自身反思,所以反思规定性就是在自身中对它的他有的关系。——它不是作为一个有的、静止的规定性来与一个他物相关,以致相关者及其关系也各自差异;而相关者乃是一个内在之有的东西,一个某物,它把它的他物和与这个他物的关系都从自身排斥出去。与上述的相反,反思规定乃是在它自身中规定的方面和这个规定方面作为规定方面的关系,即对它的否定的关系。——质由于它的关系而过渡为他物;在它的关系中,它的变化就开始了。反之,反思规定却把它的他有撤退到自身中去了。它是建立起来之有,是否定,但这个否定又把对他物的关系折回到自身中去,而且否定是自身等同的,是它自身及它的他物之统一,而且只有这样一来,它才是本质性。所以反思规定是建立起来之有,是否定;但作为自身反思,它又是这个建立起来之有的扬弃,是无限的自身关系。

尾注

1.见宗白华译本,商务印书馆版第1617页。——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