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阿多诺 | 关于批判理论的要点说明

译者按:《关于批判理论的要点说明(Zur Spezifikation der kritischen Theorie)》,是阿多诺生命最后一年留下的一份手稿,目前尚未公开发表。这一手稿原文由手书草稿和打字稿两份构成,各两张纸。在这一手稿中,阿多诺以类似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形式,分八点探讨了批判理论的定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思想史价值。2016年春天,译者在柏林的本雅明档案馆逐字誊抄了这份手稿。这一文本的中译本,收录发表于《阿多尔诺基础读本续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23年)。

作者简介:西奥多·阿多诺,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音乐理论家,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的主要代表人物,社会批判理论的理论奠基者。

译者简介:李乾坤,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将主体的因素包括在内。“粘合剂”。客观经济学之上安置一种心理学剩余的必要性,从而将社会绑定在一起。

马克思主义作为批判理论的意思是,它并不进行假设,并不是简单成为哲学。哲学的问题是开放的,而非通过世界观被预先决定的

批判理论并不是关于总体性(Totalität),而是批判总体性的。这也意味着,它在内容上是反总体性(anti-totalitär),以及总体性所带来的全部政治后果的。

批判理论并非本体论,并非实证的唯物主义。在其概念上,对物质需要的满足是一个自由社会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实现了的唯物主义,同时也是作为对依赖于盲目物质利益的唯物主义的废除。超越某种交换原则意味着同时实现它:任何人都不允许得到的比平均社会劳动的等价物还要少。

对于批判理论来说,科学是社会生产力的一种,并与生产关系交织在一起。科学自身被那种物化(Verdinglichung)所战胜,而这种物化正是批判理论所针对的。科学不能作为批判理论的尺度,批判理论并不是像马克思与恩格斯所宣称的那样是科学。

这也就是说,在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中——在其没有被软化的情况下——必须自我批判地反思。它是与实证主义不可调和的。实证主义是理性的一种受限制的结构。它的非理性是内在决定的。批判理论是受到一种变化了的理性概念驱使的。

与作为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相反,批判理论认为辩证法要比体系化的马克思主义重要得多。辩证法首先尤其适用于意识形态。批判理论不能居高临下地打发掉上层建筑。作为有社会必然性的幻象,意识形态的概念也包含了一种正确的意识。并非所有的精神都是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将内在批判也称为精神。

批判理论以对一个人类享有尊严的社会的兴趣所驱使,因而是实践的。但是它不能作为一个有待验证的实践来度量;真理、理性的客观性对于批判理论来说是有义务的。它并不假定理论与实践的一个统一体,这在当今的社会中是不可能的。在理论和实践之间并没有过渡性。

19693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