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异宾教授《回到马克思(第二卷)》新书发布会召开
2024年7月29日,南京大学张异宾教授《回到马克思(第二卷):社会场境论中的市民社会与劳动异化批判》新书发布会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出版社的五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并发言,共商何以第二次“回到马克思”。
发布会上,南京大学张异宾教授致辞,介绍创作初衷和过程。吉林大学孙正聿教授、南开大学王南湜教授、北京大学丰子义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杨耕教授、复旦大学吴晓明教授、苏州大学任平教授、国防大学何怀远教授、吉林大学张盾教授、山东大学刘森林教授(线上)、北京大学仰海峰教授、吉林大学白刚教授、清华大学夏莹教授、兰州大学谢亚洲教授、南京大学唐正东教授、南京大学刘怀玉教授、南京大学胡大平教授等专家学者参加发布会,并进行主题发言。江苏人民出版社总编辑谢山青及副总编辑杨建平、戴亦梁致辞,介绍图书出版过程及意义。
本书作者、南京大学张异宾教授畅谈创作心路。他指出,《回到马克思(第二卷)》不是计划中的作品,与过去关于第二卷的设想也存在差别。《回到马克思(第二卷)》是他在梳理马克思从市民社会、布尔乔亚社会、资产阶级社会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探索中逐步产生的成果。他认为,第二卷的研究并没有跳过劳动异化概念,这也继承了南京大学孙伯鍨先生开创的“两次转变”“两条逻辑”的原创观点,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深化和拓展。他表示,第二卷还在文献上得益于南京大学MEGA研究团队选译的MEGA2第四部分的笔记内容,完整展现了马克思的学习与思考过程,这在国内外学术界都是一个前沿的研究领域。因此,这部书是他近40年学术思考的一个集中展现,希望能够帮助年轻一代学者继续往前走、走得更远。
江苏人民出版社总编辑谢山青对张异宾教授的卓越研究表达高度敬意,她认为,《回到马克思(第二卷)》以150万字宏大篇幅,历时25年,包含了张异宾教授“回到马克思”的最新思考和研究成果,书中精深的文本解读、复杂的多文种语境探析、清晰的话语流变追溯,无不展现这项研究的宽广博大和张异宾教授的大家风范。这部著作是代表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前沿里中国声音的重要学术论著,是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扛鼎之作,可谓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典范。
江苏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戴亦梁深度参与本书的编辑出版,她与《回到马克思(第二卷)》有深厚的渊源,多年来承担张异宾教授多部重要著作,包括《回到列宁》和《回到马克思》第一卷、第二卷等的出版工作。她分享了出版过程中获得的诸多感悟。在一年的编辑出版过程中,她身临其境于张异宾教授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原始文本的爬梳和思想史的还原中,深刻地体会到回到马克思思想发展本身的澄明之境。对于编辑来说,第一时间获得这种享受是一种荣幸。
发布会现场,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回到马克思(第二卷)》展开热烈的学术探讨和交流。
吉林大学孙正聿教授指出,张一兵教授新著《回到马克思(第二卷)》,给人的强烈的直观印象是它的“厚度”——近150万字的理论巨著。然而,在阅读这部理论巨著的过程中,人们能够为它的“深度”所震撼和启迪:一是它“深度”地研究和阐述了马克思的博大精深的思想;二是它“深度”地回应和探索了马克思研究中的重大问题;三是它“深度”地参与和推进了国际性的马克思研究,“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
南开大学王南湜教授认为,张异宾教授《回到马克思(第二卷)》部头巨大、内容精深、令人震撼。他称赞张异宾教授这部巨著可以说是“发现‘马克思的第三个伟大发现’”。同时,他指出,张异宾教授虽自谦是沿着孙伯鍨先生的双重逻辑说前进,但已经对此有了重大推进,因而可以说是展示出了马克思思想阐释的“第三种逻辑”。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键问题是改变世界而言,张异宾教授的这一发现和逻辑,无疑是真正的“回到马克思”。
北京大学丰子义教授赞誉张异宾教授是学界楷模,《回到马克思(第二卷)》的出版不仅在张异宾教授的学术生涯中,以至于在马克思哲学研究发展过程中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部著作是张异宾教授又一标志性成果,最大的特点是“新”——新材料、新方法、新观点。《回到马克思(第二卷)》全面准确地理解把握马克思的思想,在一些关键性问题上有独到且深刻的理解,具有启发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杨耕教授认为,张异宾教授《回到马克思(第二卷)》的出版,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境界。《回到马克思(第二卷)》直面马克思主义在当代遇到的思想挑战,以科学社会主义为主题和焦点,明确提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科学认识,是马克思在社会主义实践探索和理论探索中已经实现的,而且是隐而不显的第三个伟大发现。通过一系列深刻分析,这部书为我们展示了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社会主义者的马克思形象。
复旦大学吴晓明教授剖析了“回到马克思”这一术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的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他认为,“回到马克思”是一代马克思主义学者共同的感受、共同的思路,张异宾教授不仅将它诉诸语言,而且把它落实成书。对于今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讲,“回到马克思”依然是一个最基本的任务。在这个基本任务逐渐完成的过程中,学者能够创造自己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上的成就。
苏州大学任平教授作为《回到马克思》第一、第二卷的见证者、评论者和关注者,对这部著作的出版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回到马克思(第二卷)》的出版及新书发布会的召开,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甚至是马克思主义学界具有标志性的重要学术盛事。这部书在研究范式上有三个方面的创新:第一,开创了文本文献学研究的中国基地。第二,真正回到经济学语境来重新思考马克思的原创思想。第三,开创了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可能性空间。
国防大学何怀远教授认为,《回到马克思(第二卷)》这一厚重的学术巨著的出版,表明中国马克思主义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事业作出了又一个里程碑式的贡献,表明我们这一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没有辜负历史也没有辜负马克思主义。这部书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著作当中的一些重要范式和概念作了历史性的研究,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争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具有重大意义。
吉林大学张盾教授认为,张异宾教授的新作《回到马克思(第二卷)》是一部真正的大作,体量宏伟、气势磅礴,它的出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界的一件盛事。“回到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界最响亮、最有影响力的研究纲领之一,20多年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研究马克思的人,具有根本性的引领作用和校正作用。张异宾教授在马克思经典文本的大规模解读、马克思资本主义理解史的系统研究上付出了巨大劳动,才得以创造出这一史诗般的作品。
山东大学刘森林教授(线上)认为,张异宾教授《回到马克思(第二卷)》是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部标志性作品,代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或者思想家的最高水准。“回到马克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非常难,需要有自觉的方法论反思、回到历史上原本的马克思、有跨学科的广阔知识背景、与阐释马克思哲学的思想开展对话。这部书彰显了张异宾教授显著的学术个性和研究风格,对于哲学家来说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北京大学仰海峰教授认为,张异宾教授《回到马克思(第二卷)》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上一个集大成性的、典范性的、原创性的作品。这部书实现了对文献文本本身的精细把握和阅读,有着方法论的自觉和超越,达到了对内容本身的透彻性的理解,具备视野的广度和思考的深度。《回到马克思(第一卷)》结合整个文献文本研究对马克思思想的主体向度做了全面展开,《回到马克思(第二卷)》则回到马克思思想的客体向度,共同形成了对马克思思想的完整把握。
吉林大学白刚教授对张异宾教授及《回到马克思(第二卷)》的出版表示致敬。他认为,张异宾教授开创了“回到马克思”的研究范式,推进了对文本的深度耕犁,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术语革命,他的《回到马克思》是学术研究个性化探索的成功的经典范式。同时,白刚教授特别有感于张异宾教授对于学术的真情和对学生的温情,为张异宾教授在后记中所说的“感谢娃娃们”深深触动。
清华大学夏莹教授化用本雅明关于历史有瞬间性的表达的观点来评价张异宾教授的著作《回到马克思》。在她看来,《回到马克思》第一、第二卷就是两个瞬间,这两个瞬间撑起的这段历史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高峰体验。同时,她还认为,经典总是以思想照入现实的方式在触动人们,如果这个思想没有时代的关切性,即便它做得再完美再细致也不过是书架上沉匿的古书,与我们没有关联。在《回到马克思(第二卷)》中,她看到了张异宾教授对当今时代的关切。
兰州大学谢亚洲教授认为,《回到马克思(第二卷)》不但真实再现了马克思思想革命的历程,而且本身便存在着一种概念思想与范式的革命。通过阅读《回到马克思(第二卷)》,他看到,马克思不是一个思想的孤岛,而是人类思想世界中升起的璀璨的明珠,马克思所思考的同样是众多人类思想家所共同思考的问题。《回到马克思(第二卷)》在此意义上是一部具有社会价值和社会生命力的著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在年轻人中间传播,它的人类社会价值会逐渐凸显出来。
南京大学唐正东教授回顾了张异宾教授在《回到马克思(第二卷)》中提出的两桩“学术悬案”,即关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科学认识的理论地位问题和劳动异化批判理论问题。针对前者,张异宾教授明确提出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科学解剖是马克思的第三个伟大发现,这一重要观点具有核心意义。针对后者,张异宾教授开创性地系统研究了马克思后期的资本理论,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
南京大学刘怀玉教授认为,《回到马克思》的确应有第二卷,因为第一卷在当时远没有完成。《回到马克思(第二卷)》与其说是第一卷的接续,不如说是另外一个开端。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自行遮蔽的澄明也是另外一个开端。张异宾教授及其《回到马克思》为我们这个时代、国家和学科作出了无愧的、骄傲的贡献,值得认真学习。
南京大学胡大平教授趣味分享了AI对张异宾教授著作《回到马克思》的看法:它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建构深度模式的一个划时代作品,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涵,也为当代哲学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对AI的回答,他表示深度认同。而在这部著作卓越的具体理论细节之外,他觉察到,这部书还集中呈现了一个时代的精神。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历经艰难探索,逐步摆脱“学徒”状态进而走向历史自信,其丰硕的学术成果和严谨的治学精神让世界看到了文明的希望。
最后,江苏人民出版社杨建平副总编作会议总结并致谢。他对张老师将这部经典著作交给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表示感谢,并特别感谢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回到马克思(第二卷)》的杰出贡献,让我们能够在新的理论高度重新理解马克思,理解我们当代的社会现实,共同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应有的贡献。
据悉,1999年,张异宾教授的《回到马克思(第一卷)》在江苏人民出版社首次出版,真实呈现了马克思哲学话语深层转换的动态历史原相,此后,“回到马克思”,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成为国内学界的一种共识。25年间,《回到马克思(第一卷)》已出4版,并已经出版英文、德文、俄文、韩文和阿拉伯文等不同版次,在国内外学界引起广泛反响和热烈讨论。《回到马克思(第二卷)》延续并深化了《回到马克思(第一卷)》马克思思想史的文本学研究,作为进阶之作,聚焦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资产阶级社会)话语与资本主义批判构式的复杂历史关系,从思想史考古学的视角重新反思马克思早期市民社会概念背后的四种不同话语格式塔的复调构境,也重构了马克思在经济学研究进程中逐步从资产阶级社会批判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的重要理论转换,最终精准确定科学社会主义否定性目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科学认识的“第三个伟大发现”的艰辛历程。目前已获评2023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江苏省“十四五”时期重点出版规划项目,于2024年6月出版,获评月度“凤凰好书”,入选社科好书·联合书单。
媒体报道
新华网 | 南京大学张异宾教授《回到马克思(第二卷)》新书发布会召开
http://js.news.cn/20240730/97e2b3d3c3d6487a8eb095392d2aebbb/c.html
光明日报 | 张异宾教授《回到马克思(第二卷)》新书发布会召开
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e611d9ec10d84a0fa0cc4240a6469543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 《回到马克思(第二卷)》新书发布会在南京举行150万字篇幅呈现最新研究成果
http://www.cbbr.com.cn/contents/533/93716.html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回到马克思写作的原初语境揭示马克思第三个伟大发现
https://mp.weixin.qq.com/s/vb-cPAEm_DchuSJtsjv_3Q
交汇点新闻 | 回到马克思写作的原初语境,张异宾教授《回到马克思(第二卷)》发布
https://jhd.xhby.net/share-webui/detail/s66a79566e4b0458dc38c2a21
紫牛新闻 | 揭示马克思的“第三个伟大发现”,张异宾潜心25年研究著作《回到马克思(第二卷)》
https://wap.yzwb.net/wap/news/3920020.html?timestamp=1722262676054
紫金山新闻 | 时隔25年,南大张异宾新作再次“回到马克思”
http://m.zjsnews.cn/news/6913823948361942123
现代快报 | 一切才刚刚开始!时隔25年,南大张异宾与你共赴“回到马克思”之约
https://app.xdplus.cn/xdkb/template/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39/57144.html?isShare=true
南京日报 | 南大教授张异宾新作《回到马克思(第二卷)》出版
http://njrb.njdaily.cn/h5/html5/2024-07/30/content_52_164648.htm
相关阅读
购书链接
微信“扫一扫”即可跳转至江苏人民出版社官方店铺购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