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马克思》

编辑推荐
《走进马克思》着重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所谓基本理论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所谓基本方法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路线和认识方法,贯穿其中的根本原则是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
目录
作者的话
导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150年
一走出唯心主义
二两条逻辑思路的碰撞
三新唯物主义的诞生
四第二国际与马克思主义的庸俗化
五在革命实践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六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思潮
七走进马克思
上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编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基点
第一章直观唯物主义和实践的唯物主义
第一节近代唯物主义的历史局限与思维特点
一近代唯物主义的兴起
二近代唯物主义的思维特征及其对哲学发展的影响
三作为近代唯物主义对立面的近代唯心主义
第二节近代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中的失落
一人与环境的二律背反
二费尔巴哈哲学的历史性突破与局限
第三节直观唯物主义、实践人道主义与伦理社会主义
一直观唯物主义与实践人道主义
二实践人道主义与伦理社会主义
第四节实践:新唯物主义的逻辑基点
一从感性对象到感性活动
二新唯物主义哲学的逻辑基点是社会实践
第二章从实践的唯心主义到实践的唯物主义
第一节德国古典哲学的实践唯心主义
一实践理性与价值悬设
二劳动辩证法与黑格尔哲学的主题
三马克思改造黑格尔辩证法的逻辑起点
第二节早期马克思的实践概念
一早期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逻辑建构
二从异化史观向实践观点的回归
三经济学研究与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升华
第三节作为哲学范畴的马克思的实践概念
一对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
二实践概念的辩证本性:对本质唯心主义与经验唯物主义的拒绝
三实践的社会历史具体性与社会历史生活情境的特殊性
第四节自然、实践、社会、人类:一条崭新的逻辑思路
一自然:社会存在的前提
二实践: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定
三社会实践与人的本质
第二编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空间
第一章生产:历史的起点和发源地
第一节生产的双重性质:物质产品的生产和社会关系的生产
一物质生产的双重性质
二社会关系的生产
第二节人的生产与物的生产
一两种生产的历史性考察
二向以人为目的的社会的回归
第三节生产、语言与意识
一实践是意识的最切近的现实基础
二意识的社会历史性
第二章历史本质上是生产发展的历史
第一节物质生产是历史的现实基础
一向现实历史基础的回归
二物质生产方式是现实历史的基础
第二节社会历史的现实内容:物质技术结构、交往方式及精神观念的生产和再生产
一社会物质技术结构与交往方式的生产和再生产
二社会精神观念的生产和再生产
第三节社会形态的演进
一历史分期与社会形态
二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
第四节历史运动中主体和客体的辩证法
一历史主体是“现实的人”
二历史运动中的主体与客体的辩证法
第五节历史与理性
一不是理性支配历史,而是现实历史的发展决定理性
二卢卡奇及法兰克福学派的理性概念和批判理论
第三章历史的辩证法和辩证法的历史
第一节社会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的辩证本性
一唯物主义的实践概念是历史辩证法的基础
二是否存在一种实践辩证法
第二节实践的功能性和中介性作用
一实践的功能性作用
二实践的中介性作用
第三节历史辩证法的结构及其表述
一黑格尔与马克思在辩证法结构上的联系与区别
二如何表述辩证法的结构
第四章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和客体向度
第一节自然与历史的关系
一马克思以实践为中介所展示的自然与历史的辩证关系
二由新康德主义发端的在自然与历史的关系问题上的方法论讨论
三法兰克福学派对两种自然观的批判
第二节在历史领域中讨论自然辩证法有意义吗
一自然史与人类史
二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
第三节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和客体向度的内涵与表述
一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与实践本体论在方法论上的区别
二历史辩证法的客体向度与机械唯物主义在方法论上的区别
三双重向度的统一与历史辩证法的整体功能
第五章历史中的一次性和重复性及历史的意义和规律性
第一节历史的进步及其评价
一历史进步的抽象理解和辩证理解
二评价历史事件的主观尺度和客观尺度
三关注现实是评价历史的前提
第二节一次性历史事件的双重分析在历史辩证法中的整体统一
一一次性历史事件的结构性分析和动态分析
二历史整体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是“二次性事件”的辩证基础
第三节对历史的意义和规律的综合理解
一从分离到综合:一种历史的回归
二萨特的整体化尝试:从实践理性到行动现象学
三结构主义的意识形态本质:一种符号幻觉
四综合理解:反对“结构拜符教”与认识论主义
第四节历史目的论与历史决定论的对立及其扬弃
一历史中的目的性与因果性关系
二历史决定论与入的自由
三“历史主义”与结构丰义:调和还是扬弃
第三编社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
第一章马克思的社会存在论
第一节马克思的社会概念
一类与社会
二马克思的社会概念
三评当今的类哲学
第二节马克思的社会存在论
一马克思的新物质观与社会存在
二通过经济学实现对市民社会的解剖
三社会存在的历史性与结构性
四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概念及其形而上学残余
第二章社会和历史
第一节历史本质上是社会发展的历史
一人通过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创造自己的历史
二人对自然的关系和人对人的关系的发展是历史运动的本质内容
三个人是什么样的取决于他们的生产方式
第二节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
一人的历史还是社会的历史
二社会发展中的历史联系
三社会发展道路的同一性与非同一性
四社会发展的普遍化和一体化趋势
第三章个人和社会
第一节社会:人的生活世界和历史空间
一社会——人的生活世界:社会存在和个人存在
二社会——个人活动的历史空间:社会发展和个性发展
第二节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
一从狭隘的地域性个人向世界历史个人的转变
二从自发分散的个人向着自觉联合的个人转变
三社会本位还是个人本位:一个简短的辨析
……
下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