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中心《社会批判理论纪事》继续入选CSSCI收录集刊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集刊)遴选办法,我中心主办的集刊《社会批判理论纪事》继续入选为CSSCI(2023-2024)收录集刊。
《社会批判理论纪事》是由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创办的学术集刊,也是国内第一家以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研究为核心的专业学术期刊。本刊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相结合的办刊方针,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学科依托和方法论指导,以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等为学科支撑,批判地继承当代中国与近现代西方社会批判理论流派的理论成果,在解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重大现实问题的同时,努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话语体系。
《社会批判理论纪事》编辑部长期面向同行专家、社会贤达、青年学者、优秀学子征稿。近期重要选题如下:
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史考古与MEGA2研究
1972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问世,首先编辑出版发行的试行本(Probeband)采用了试验出版(Probestücke)的形式,试验性地再现MEGA2四个部分(Abteilung)结构中的代表性文本。50年过去了,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坚持思想史研究的初衷,以独立的、批判性的姿态面对MEGA2?对MEGA2的重视和研究,将帮助学术界发掘马克思思想发展中一些重要而又不为人知的学术线索,充实和更新我们对马克思的思想史理解。因此,《社会批判理论纪事》编辑部向全国征集MEGA2的最新译文,以及基于MEGA2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思想研究性论文。
二、经典法兰克福学派理论研究
法兰克福学派主要是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中心”为中心的一群社会科学学者、哲学家、文化批评家所组成的学术社群。作为西方社会哲学的研究重阵,该学派自创立后,经历了从最初的不断发展壮大到战时迁移、战后重建以及后期理论转型的曲折历程,其原创的社会批判理论集中反映在霍克海默、阿多诺、本雅明、马尔库塞等人的著作中。该学派的很多原创性著作和理论都在各个领域持续发挥着影响,对当下的哲学研究也有巨大的启发作用。目前,有大量的法兰克福学派文献尚未翻译为中文,相关研究也是学术界的缺环。因此,《社会批判理论纪事》编辑部向全国征集法兰克福学派及其相关学者的译文以及研究性论文。
三、意大利马克思主义研究
长期以来,意大利马克思主义一直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镇。葛兰西、德拉沃尔佩、科莱蒂、特龙蒂等都是从这块狭长的半岛上升腾起来的思想明星。2000年,《帝国》一书的出版则标志着意大利马克思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时代。一时间,该书的作者安东尼奥•奈格里、米歇尔•哈特成了走红西方左派世界的名人,“帝国”、“大众”及其相关的范畴成为学界热议的重要概念。《帝国》的光环不仅仅是属于哈特与奈格里两个人的,在其背后有着一个重要的学术流派,他们曾经进行着共同的实践,分享着相似的概念体系,这就是起源于意大利的工人主义、自治主义、在今天又被称为后工人主义的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它从20世纪60年代早期生成,经历过60、70年代的繁荣,70年代末被边缘化,再到随《帝国》重新备受关注,是一个生命力强且颇具典型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流派。因此,《社会批判理论纪事》编辑部向全国征集意大利马克思主义及其相关学者的译文以及研究性论文。
四、法国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在法国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自上个世纪60-70年代以来,法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多个历史阶段,在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生态学、人类学以及马克思学领域作出了一系列原创性贡献,涌现出了如阿尔都塞及其学生们、列斐伏尔、德波与情境主义国际、鲍德里亚、瓦纳格姆、吕贝尔、福柯、德里达、斯蒂格勒、德勒兹等一批重要思想家,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解读,对于我们了解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以及对资本主义最新变化的批判具有重要帮助。因此,《社会批判理论纪事》编辑部向全国征集法国马克思主义及其相关学者的译文以及研究性论文。
五、广松涉哲学与日本新马克思主义研究
日本新马克思主义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新的研究领域。这是指日本战后的20世纪60-70年代,在反对斯大林教义体系中形成的特定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思潮。其中,广松涉以其独特的学术原创,在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史、文献学研究等方面建构了超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全新学术成果。并且,广松涉与望月清司、平田清明等人差异性地构筑起日本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史层面。回顾广松涉的一生,他不仅是一位原创性理论不断爆发的思想巨人,也是一位努力改变现实的马克思主义革命斗士。广松涉的原创性哲学认识论是时代性的,其留下的宝贵财富不仅值得我们借鉴和讨论,而且也为我们面对当代科学的全新进展与纷繁复杂的数字化存在提供了认识论的理论支援。因此,《社会批判理论纪事》编辑部向全国征集广松涉哲学与日本新马克思主义及其相关学者的译文以及研究性论文。
投稿邮箱
marxistnju@126.com
稿件基本要求
1、遵守国家法律,主题鲜明,观点正确,积极向上。
2、文稿遵守基本的写作、引文和注释规范,采用 word 格式。文章应包含标题、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作者(译者)姓名、作者单位,并在邮件中提供联系方式(邮编、通讯地址、手机和邮箱)。
3、文责自负。稿件必须原创,严禁一稿多投、抄袭、剽窃等现象,且投稿时以及投稿后保证没有被其他刊物评审或发表。稿件一经采用,如无特殊原因,不得撤稿。
4、如为译稿,请在来稿时一并提供原文作者(或出版商)的版权授权凭证书,一经采用,稿件版权归本编辑部所有。
5、文章配发图片须注明说明文字,图片格式:JPG,图片大小:不小于 3M。
6、编辑部对来稿有修改权,不同意修改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
稿件格式要求
1.标题
黑体,三号,1.5倍行距,居中。副标题另起一行,格式不变。
2.作者、单位
置于标题下一行。楷体,小四号,1.5倍行距,居中。译文只标注作者姓名。另起一行标注作者工作单位,具体到学校和院系(外籍作者还需标注国别),用括号括起来。如:
尤尔根·哈贝马斯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
作者简介、译者简介、文章来源、基金项目等其他相关信息,可在标题或作者署名之后添加脚注予以补充说明。
3.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
置于标题、作者、作者单位下方。无论是论文还是译稿,均需提供3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以及3-5个关键词,并标注中图分类号。中文字符采用宋体,英文字符、数字采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1.5倍行距,两端对齐,首行缩进2字符。关键词之间用分号相隔。
4.正文
小四号,1.5倍行距,两端对齐,首行缩进2 字符。中文字符采用宋体,英文字符、数字采用 Times New Roman。
一级标题加粗居中,其他格式不变,和上一章节正文之间空一行,下不空行。
一般不添加斜体、下划线、着重号等突出重点内容,如有特殊情况需要添加,请在脚注中说明原因。
5.注释格式
注释统一采用脚注,编号格式为上标1,2,3……,不使用*等其他符号,每页重新编号。注文小五号,单倍行距,两端对齐。中文字符采用宋体,英文字符、数字采用Times New Roman。
引文注释格式请遵照“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关于引文注释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