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数字资本主义研究领域国际学者一行访问我中心

近日,美国政治理论学者,纽约州霍巴特和威廉史密斯学院政治学系教授乔迪·迪恩(Jodi Dean),西安大略大学信息与传媒研究学院教授尼克·戴尔-怀特福德(Nick Dyer-Witheford),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学院助理教授詹姆斯·施坦因霍夫(James Steinhoff),SSCl来源期刊《科学与社会(SCIENCE & SOCIETY)》主编、纽约布鲁克林圣弗朗西斯学院经济学教授胡里奥·华托(Julio Huato)一行访问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探讨。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张异宾,研究员唐正东、蓝江、张传平、周嘉昕、康加恩、黄玮杰、孔伟宇等热情接待并陪同参观与座谈。

 

张异宾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中心的基本情况。中心依托南京大学哲学学院哲学学科,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在过去30年中,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主要有两个核心发展方向。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研究,拥有国际领先的数字化文献积累,支撑了国内领先的研究成果;二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系统引进并研究国外左翼思潮,积累了海量多语种原始文献,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学者来访。当前,数字资本主义研究正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最前沿内容之一。他表示,希望能进一步加强与诸位学者的交流,推动相关领域国际合作。

 

蓝江对中心的数字资本主义研究进行了介绍,中心对数字资本主义研究始于2016年,初期聚焦于平台和大公司对数字领域的资本控制,研究数字技术如何重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方式,认为其显著动摇了传统雇佣制,催生了新型的数据生产方式。研究过程中借鉴了怀特福德教授(Whiteford)的赛博无产阶级Cyber-Proletariat)和迪恩教授(Jodi Dean)的传播资本Communicative Capital)等概念。自去年起,技术封建主义思潮成为中心研究新的关注焦点。此外,他还介绍了今年第二届马克思主义与数字资本主义批判国际学术研讨会的策划与筹备情况。

 

乔迪·迪恩(Jodi Dean)对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对即将到来的会议充满期待。她表示,能够受邀参加此次学术讨论,特别是得知中国学者认为她的某些观点颇有价值,这对她而言是莫大的荣幸,她期待听到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与以及对她的观点的评论。她非常希望双方能够保持联系,并在未来开展持续而富有成效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

尼克·戴尔-怀特福德(Nick Dyer-Witheford)表示,南京大学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典藏和研究方面所做的工作令人印象深刻。他认为在此接触到的学术成果极其具有启发性,能够亲眼看到马克思手稿的原始文献高清扫描件,例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及《机器论片断》,对他自己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他非常期待与中心的后续合作。

 

胡里奥·华托(Julio Huato)对此次会议邀请表示衷心感谢。这是他第二次访问中心,因此深感校园中许多面孔倍感亲切。他对于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围绕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研究、技术哲学研究、数字资本主义研究取得的成果非常感兴趣,也正在与南京大学多位青年师生们进行联系和交流,他期待能够与中心开展进一步合作。

 

詹姆斯·施坦因霍夫(James Steinhoff)对受邀参加本次会议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深感荣幸能够与中国学界的同仁们进行深入的交流,并特别称赞了南京大学学生的卓越素养。在他的学术讲座中,南京大学的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深刻且富有洞察力,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充分展现了青年学子的批判性思维与国际化的学术视野。

 

在后续研讨环节,与会国际学者与中心研究人员围绕彼此关注的学术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涵盖多个前沿领域:在理论层面涉及数字资本主义研究的跨学科性,马克思主义与超人类主义的结合,以及具有南大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本学研究方法等;在现实关切方面,学者们聚焦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现实语境的适配性问题,强调对零工经济、数字平台等的分析不可简单套用西方模型,而需结合本土实证研究,尤其关注了平台劳动者的生存状况与权益保障。议题进一步延伸至中国特色的数字治理实践,一致认为中国的数字治理与西方国家有着本质性不同。针对技术变革引发的社会效应,学者们探讨了AI应用潜藏的社会矛盾、美国反人工智能运动思潮,并回溯至马克思关于机器的研究与论述。

 

座谈会结束后,外宾们还参观了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典藏展列馆。四位国际学者在参观过程中驻足研阅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思想家的珍贵原始手稿高清扫描件,高度评价了我中心在国际马克思主义学术数字化资源方面的积累,一致认为中心在文献典藏与国际交流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此次访问和交流推动了数字资本主义研究的国际合作。相信交流中碰撞出的思想火花能为数字资本主义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共同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发展创新。

/刘雅菁、孔伟宇

/刘雅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