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中心大事记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研究所 

       本方向是中心在国内学术界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和显著学术优势的一个研究方向。该方向以张异宾教授为带头人,胡大平教授、张亮教授等青年学者为骨干,形成了一支很有活力的学术团队。近年来的主要学术成就有: 

      (1)总体研究。重点建设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理论研究的学科体系,整体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与逻辑。标志性著作首先是张异宾、胡大平合著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本书已经被国内学界的不少高校采纳为专业教材;其次是张异宾的《文本的深度耕犁——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解读》(第一卷)等;再次,还有一批重要论文刊登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光明日报》、《哲学动态》等名刊上,共有100余篇。 

      (2)个案研究。侧重于用文本学方法解读国外马克思主义及左派激进思潮的代表性著作。由张异宾教授带队,一批青年教师和博士研究生,在早期卢卡奇、阿多诺、阿尔都塞、布洛赫、列斐伏尔、鲍德里亚、哈维、普兰查斯、高兹、德勒兹、德里克、拉康、齐泽克、广松涉等代表人物的个案研究上取得了一批成果,形成了较为可观的规模效应与优势。代表作有:张异宾教授的《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关于阿尔都塞的一种文本学解读》,本书获第九届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张异宾教授的《无调式的辩证想象》,本书获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江苏省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胡大平教授的《后革命氛围与全球资本主义》,本书获江苏省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张亮教授的《“崩溃的逻辑”的历史建构——阿多诺早中期哲学思想的文本学解读》等。 

      (3)跟踪研究。侧重于及时了解与掌握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思潮、最新动向。本学科点在国内学界率先提出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国外马克思主义流派的新的分期原则,诸如“晚期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思潮”、“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等新概念,引起了学界同行关注。另外,本科学点近年来以《南京大学学报》、《江苏社会科学》、《学术月刊》等杂志为阵地,组织了关于“晚期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思潮”、“西方马克思学的历史与终结”、“他者问题”等专题学术笔谈,在国内学界引起了较好的反响。 

      (4)出版了一批经典译著。代表性译著有胡大平教授翻译的齐泽克著作系列、哈维的《希望的空间》;张亮教授翻译的《卢卡奇早期著作》、唐正东教授翻译的阿尔都塞早期著作集《黑格尔的幽灵》、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代表作《自然的理由》等。值得一提的是,由张异宾教授主编的“当代学术棱镜译丛”(南京大学出版社),规模大、影响广,其中由本学科点博士生王昭风翻译的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一书,在2005年由台湾书店所评选的海峡两岸“十大好书”中名列榜首。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所  

       中心在本方向上的理论研究具有悠久的传统。早在1960年代,刘林元教授的论文《唯物辩证法与调查研究》就曾得到过毛泽东主席的充分肯定;1970年代末,由胡福明教授主要撰写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对当时的思想解放运动起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在长期的研究实践中,本方向研究人员秉成学术研究的传统,立足现实,拓展前沿,形成了鲜明的理论研究特色:第一,理论研究的学风特色明显。本方向的研究人员一贯强调从中国的现实问题出发,探讨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形态的当代建构问题,积极面对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体现理论研究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的研究精神。第二,理论研究主题特色显著。本研究方向紧紧围绕当代中国社会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深层逻辑、实践基础和历史依据等展开研究,形成了鲜明的理论研究主题。第三,理论研究的起点高,注重研究的政治性和学术性的统一。本方向的研究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注重从哲学社会理论的高度来分析和研究现实问题,溶政治分析和哲学社会理论分析为一体,使研究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 

       本研究方向重点关注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哲学思想的传承发展的历史逻辑关系研究,近期又开辟了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理解史研究的新领域,还积极借鉴当代国外关于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研究成果,丰富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视野。该方向由刘林元、姚润皋两位资深教授为带头人,以张传平、张晓东等青年教师为骨干,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较强团队之一: 

     (1)本方向的标志性成果主要是刘林元、姚润皋教授主编的系列通史性著作。首先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碑》,本书曾经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和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其次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论》、《马克思走进新世纪》等著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刚出版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下卷),本书首次历史地回顾和分析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到形成“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

     (2)本方向的第二个重点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资本主义观研究,在研课题主要有姚润皋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中国共产党人的资本主义观研究”。

     (3)本方向的第三个重要成果是国外毛泽东学研究,由尚庆飞教授负责,他目前主持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国外毛泽东研究的方法论批评”,并有专著《国外毛泽东学》即将交付人民出版社出版。 

 马克思主义经典社会理论研究所  

        此研究方向是本中心的基础性研究方向。早在1970年代中叶,已故孙伯鍨教授就已经开始致力于此研究方向的奠基性工作,他在80年代初出版的《探索者道路的探索》一书,对青年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社会理论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和研究,并在学界树立起了本中心作为“文本的历史分析学派”在此研究方向上的独特研究品格。近年来逐步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与逻辑的研究为中心,以“第二国际”和列宁主义及前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为新对象,以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解读为方法论特色的发展思路。本方向由姚顺良、唐正东、候惠勤、沈晓姗、姜迎春等一批中青年教师组成学术团队。近几年来,本方向取得了如下几个方面成就: 

       (1)通史研究。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150年的经验,严格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原意,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基本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严谨的阐述。其标志性成果,首先是由本研究方向创始人、已故的孙伯鍨先生和目前中心负责人张异宾教授共同主编的《走进马克思》一书,此书出版后引起学界广泛关注与高度评价,并获得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其次是由孙伯鍨先生和侯惠勤教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与现状》(新版)以及侯惠勤等教授所著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磨砺》(获江苏省第8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这两部著作均被教育部研究生办公室推荐为“研究生教学用书”。第三部则是由张异宾教授主编的《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该书已交付人民出版社。除此之外,其他重要著作还有张异宾教授的《神会马克思》等。 

       (2)历史文本学研究。用文本学方法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本研究方向一个新的发展思路与领域。其标志性成果是张异宾教授审订并作序的日本学者广松涉的《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此书是汉译学界最早用文本学研究方法考订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之一,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学术月刊》杂志刊登了多篇关于此译著的讨论文章。日本学者大村泉教授、英国著名学者特瑞·卡弗教授等都参与了这场学术讨论,卡弗教授还因此而专程来到南京大学,与本研究所的学者进行深入的学术探讨。此后,本研究所相继发表了一批以文本学方法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尤其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学术论文。 

      (3)专史研究。本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方面,除了通史研究之外,还有一些专题史成果。首先是由胡大平教授与张亮副教授主持的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其次是张异宾教授、刘怀玉教授等负责的列宁哲学思想研究。目前在研课题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列宁哲学思想的历史与逻辑》,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列宁的社会理论与当代社会主义实践》。还有张传平教授主持的西方列宁学研究。最后,还有姚顺良教授所主持的国内独具特色的以考茨基为核心的“第二国际”的哲学与资本主义理解史研究。他目前正主持的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资本主义社会理论研究的哲学方法论嬗变:从马克思主义到西方马克思主义》。 

     (4)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与社会哲学研究。这是本中心近年来重点建设的两个新的研究领域。几年来逐步形成了如下发展思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学科依托和方法论指导,批判地继承当代中国及近现代西方社会理论流派的理论成果,在研究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重大现实问题的同时,努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社会哲学的理论体系。这两个方向的代表作有:唐正东教授的《斯密到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的历史性诠释》(获江苏省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刘怀玉教授的《走出历史哲学乌托邦——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当代沉思》(获河南省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张传平教授的《市场逻辑与社会主义》(获江苏省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张凤阳教授的《现代性的谱系》、《20世纪西方社会思潮》;侯惠勤教授、姜迎春教授等的《冲突与整合: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获江苏省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除此之外,还有六十余篇重要论文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动态》等核心期刊上。